2022世界杯买球(正规平台)-官方网站

新闻中心

NEWS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- 资讯中心 - 知识专栏 - 病从口入——甲型病毒

病从口入——甲型病毒性肝炎

来源:  日期:2019-01-02   点击数:

甲型病毒性肝炎,通常可以简称为甲型肝炎或甲肝。病原体甲型肝炎病毒(HAV)呈球形,直径约27nm,无包膜。衣壳由60个壳微粒组成,呈20面体立体对称。

最多见的传播方式是通过甲型肝炎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的粪便传播。HAV随患者的粪便排出体外,污染水源、食物、餐具,健康人群食入或使用这些被污染的物品就会感染。虽然HAV也可以通过血液(如输血)的方式传播,但它在血液中的保持活性的时间较短,因此通过血液传播的例子相对较少。

通常情况下,甲型肝炎的潜伏期约15-45天,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。发病后2至3周,血清中出现特异性抗体,传染性逐渐消失。

【症状】

临床表现为发热、呕吐、腹泻、疲乏无力和食欲不振,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肝肿大、压痛、肝功能损害,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尿液颜色加深、黄疸肝区轻微不适、触痛

【诊断】

在发病后一周左右,患者血清中会出现甲型肝炎病毒IgM抗体,一般抗体会在血液中持续存在8周。但为了防止个别病人的抗体延迟出现,需要重复检测1-2次,防止漏诊。甲型肝炎病毒IgM抗体在甲型肝炎的早期诊断中,特异性高,流程简单、快捷

【预防】

1.食物要高温加热,加热至100℃并维持一分钟可以消除甲肝病毒活性。

2.不要生吃容易携带甲肝病毒的毛蚶、贝类、螃蟹等水产品。

3.接种甲肝疫苗




热门推荐
XML 地图